首页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青年园地  党风廉政建设  行风建设  文化建设  三中心人风采  专题活动   返回主站
·十九大应知应会100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
·支委会会议记录
·支部大会会议记录
·[申请入党阶段]入党申请人...
·[申请入党阶段]入党申请人...
·[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教...
·[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教...
·[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阶段]...
·[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阶段]...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党群建设 >> 三中心人风采

【人物访谈】记三中心急诊科发展历程——急诊科 吴霄迪
2019-04-09 10:53:35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急诊科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不过35年,而我院急诊科的建立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发展的慢慢征途。1957年我院初设急诊室,医生由内科统一调配轮转,仅有4张观察床,几乎没有大型检查和急救设备;1982年9月,我院成为天津市首家成立急诊科的医院,建科初期设固定观察床16张,医护人员从轮转改为固定,增设血气分析室、B超室,购置血气分析仪、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设备,地点设在靠近大桥道一侧的平房里,空间小,条件简陋。但即便如此,在安骏主任带领下,秦英智、王士泳及急诊科全体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利用当时比较先进的血气分析仪和除颤器抢救成功了许多危重病人,为我院急诊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后医院逐步为急诊科添置了许多急救设备,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双向波除颤器、起搏器、呼吸机等。2002年又给急诊化验室在血气分析仪的基础上配备了干化学生化分析仪,使许多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缩短为立等可取,极大地方便了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1999急诊科医生开始尝试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抢救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使部分病人避免了气管内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至2001年急诊科医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气管内插管技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呼吸机治疗明显提高了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2003年急诊科将无创通气技术用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治疗,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为挽救生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急诊科建科初期,急诊科医生抢救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病人需要气管内插管时,只能请麻醉科医师或请外科医生协助插管,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意识到气管插管对于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性,大家开始重视急救技术学习和培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急诊科医生逐步熟练地掌握了气管内插管,深静脉穿刺、电击除颤等急救技术,提高了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现在气管插管已经是急诊医师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急诊科护士也能够独立完成电除颤操作。2000-2001年急诊科医生将亚低温用于心脏骤停病人的脑复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008年,配合心脏科利用ECMO成功救治了一例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病人,其后配合心脏中心将ECMO用于心肺复苏的辅助支持治疗,使部分病人起死回生。随着三中心医院发展壮大,在院领导和各学科支持下我院急诊科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急诊量比建科初期翻了将近4倍,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也居于天津市领先水平。

  我于1983年从天津医学院毕业从医34年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深切感受急诊工作辛苦,医疗风险和责任重大。我非常喜欢和认同把急诊医生比喻为医疗领域的“特种兵”,这种比喻贴切概括了急诊医生工作性质和工作能力。急诊科24小时对病人开放,工作常态是5+2,白+黑,越是节假日,越是非工作时间病人越多,工作越忙。急诊科作为很多病人入院的第一站,收治的病人往往都是危重病人,数量多、病种繁、病情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很可能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生命走向。这就要求医生需具备很强的诊断能力,在短时间内采用较少的检查手段得出结论,实现对病情的评估并对病人做出合理的抢救治疗。同时,还要求急诊医生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思考,真诚的态度,才能在尽力救治病人的同时安抚家属的急躁情绪,赢得与死神较量的最终胜利。

  这就是我们急诊医生,洋溢着责任、义务、奉献的职业精神,用我们的职业信念和决心谱写了一曲曲对生命充满神圣敬意的赞歌。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