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动态 医生介绍 特色诊疗 技术前沿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科室导航 >> 儿科 >> 健康教育
黄疸不可小视,可能是脑瘫的罪魁祸首
2019-06-24 10:00:00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很多宝宝出生后会出现黄疸,有些家长认为是正常现象,认为晒晒太阳、喝点糖水、过几天就好了,不予理会,殊不知,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脑瘫、听力损害等。下面我院儿科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新生儿黄疸的相关问题:

  黄疸的分类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国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高峰出现在生后4-5天,此后胆红素水平快速下降,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传统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为: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um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mol/L(15mg/dl);3.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ummol/L(5mg/dl);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黄疸退而复现;6.结合胆红素>34um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但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制诊断标准。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如早产、感染、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ABO溶血等。

  母乳喂养与黄疸

  分为2种:1.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由于生后数天内母乳量少,热卡和液体摄入不足、排便延迟等,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这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母乳不足时可以添加配方乳。该情况一般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2.母乳性黄疸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3月内仍有黄疸,其诊断常是排除性的。研究表明这与母亲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较高有关,常于出生1周后,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下降。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任何治疗,停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但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者应密切观察或干预。

  同一黄疸值对于新生儿个体的损害水平是不同的。

  新生儿黄疸对个体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早产、感染等可加重黄疸程度;某些情况下黄疸值虽低于目前的诊断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而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儿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新生儿黄疸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要结合其胎龄、日龄和存在的高危因素综合分析决定是否观察或干预。

  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胆红素脑病即胆红素神经毒性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核黄疸即胆红素毒性引起的慢性和永久性损害,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其他如心肌组织、肝肾功能等不同程度的损害。

  (儿科供稿)

       科室位置
 特色诊疗 更多
·激光理疗
·电振动叩击排痰
 技术前沿 更多
·激光理疗
·电振动叩击排痰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