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 主任医师 经翔

超声科自2001年在本市范围内率先开展肝癌的热消融治疗,至今已完成1500余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以1个月的增强CT或MRI判断局部疗效,结果显示肿瘤无增强定义为完全灭活,本院病例的完全灭活率达到95%以上。通过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的延长,尤其对于小肝癌,本院统计资料中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1、2、3、4、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3%、91.5%、83.5%、78.8%和67.6%。
【优势】
热消融技术治疗肝癌操作简便易行,费用相对低廉,可反复应用,而且具有良好的局部疗效和远期疗效,可以明显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信赖的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途径】
(1)经皮治疗途径,是常采用的方式,特点:①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②只需局部麻醉,费用相对较低;③便于治疗复发性肿瘤。
(2)经腹腔镜途径,特点:①可将高频探头直接放置于肝脏表面,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及整个肝脏情况;②不仅能发现和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未测到的小肿瘤,而且可以对肿瘤进行更准确的分期;③可以观察到术前未发现的肝表面粟粒样肿瘤或腹膜种植灶,从而放弃消融治疗,采取更适宜的治疗方案;④在消融治疗过程中采用Pringle操作法,即暂时阻断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以增加凝固坏死灶的体积。
(3)术中途径,即在外科开腹的情况下进行消融治疗。特点:①能够使用高频探头更清晰地扫查整个肝脏,探测到较小的病灶和对肿瘤进行准确分期等;②使超声探头扫描和电极针的进针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③对于其他途径难以消融治疗的病灶(如邻近膈肌、肠管、胆囊、大血管等重要器官的肿瘤),术中途径可有效地避免副损伤;④可以在消融过程中采用Pringle操作法,暂时阻断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以增加凝固坏死灶的体积。
【适应证】
1.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2.肿瘤最大径≤6cm,肿瘤数少于4个;3. 肝肿瘤位置不佳,不适宜手术切除者;4. 肝脏转移癌,肿瘤最大径≤5cm,数目少于5个;5. 肝脏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者。
【术后注意事项】
1.患者术前禁食水,术后6~12h无恶心、呕吐,可适量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2.术后患者绝对卧床6~12h,如无异常24h后可下床活动,避免过早活动和用力过猛,以防腹压骤增使穿刺点出血;
3.患者一般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多在37.5~38.5℃,这是由于机体对肿瘤坏死组织吸收而产生的吸收热,对于术后发热应给予对症治疗;
4.患者一般术后3~5天出院,出院后注意休息,近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注意腹部情况,一般术后一个月复查肝脏增强CT或MRI,复查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了解病灶坏死情况。

A. 热消融治疗前增强CT显示肝右叶肿瘤,大小6.0×5.0cm(↑);

B. 热消融治疗后增强CT显示肝右叶肿瘤完全灭活,体积明显缩小(↑),至今患者无瘤生存已五年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