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就医指南 科室导航 新闻聚焦 医疗管理 护理天地 人才建设 科研教学 党群建设 健康科普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心脏重生 抓住黄金120分

  9月27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选择。2014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白皮书中,市民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所占比例达到86.14%。导致死亡的主要慢性病中,心脏病占32.39%,是目前危害市民健康的首要杀手。对此,心脏病学专家、本市第三中心医院院长李彤教授日前指出,在各类心脏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心脏科医生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因为急性心梗能否得到救治与救治时间直接相关,及时拨打120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重新打通堵塞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是患者重获新生的前提。如何大限度地缩短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当前医疗行业和普通大众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李彤教授认为,实现120分钟心脏重生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提高市民急性心梗防治意识,发病后能及时拨打120,以缩短患者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的时间;第二是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实现120初步诊断和用药;第三是优化医院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建设,将院内救治时间控制在90分钟的国际标准内。

89分钟的生死时速

  凌晨3:30 64岁的赵先生在家中如厕后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伴冷汗,家人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含服速效救心丸,但症状没有明显缓解。
  3:47 120急救车到达赵先生家。
  3:55 120完成心电图检查,120医生评估了赵先生出血风险之后给予相关抢救。而后迅速将赵先生转运至本市第三中心医院。转运过程中,120医生与该院心脏中心的总住院医生王辉联系,实时传输心电图并详细告知病情,王辉到急诊室准备接诊病人。
  4:13 赵先生到达三中心急诊科开始复查心电图考虑为急性下壁、后壁及右室心肌梗死,需行紧急介入治疗。医院随即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先治病后交费,医护一边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一边做介入术前准备。
  4:50 患者到达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
  5:03 完成冠脉造影,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刘迎午向家属交代病情,植入临时起搏器后行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PCI)治疗。
  5:22 植入一枚支架后打通冠脉血管,心脏恢复生机。
  赵先生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为89分钟,从医院急诊到球囊扩张仅用时69分钟,明显低于国际上要求的90分钟,现在赵先生恢复良好。

从病人进入急诊室到实现再灌注治疗
“门球”时间不超90分钟

  李彤教授说,通过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尽早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该治疗是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关键。通常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超过3小时心肌细胞恢复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心肌坏死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病人获得救治的希望也更渺茫。
  据了解,目前我国急性心梗病人的成功救治率和国际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急性心梗患者约70万例,只有5%的患者得到规范的早期再灌注治疗。为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成功率,在医疗环节,我国已经启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天津)项目,市第三中心医院成为本市16家定点医院之一。该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全市将建立起一个调动各级医院共同参与的大型网络体系,实现家庭、社区以及120与急诊室的无缝连接。在院前救治阶段,患者一旦突发心梗,从拨通120急救电话开始,便进入了这个大网络中。患者的病情由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在去往患者所在地的途中,120急救车就会做好相关准备,接载患者后,立即去往相关医院;医院为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为抢救争取时间。今后120可以实现在患者家庭或急救车上服用心脏再灌注治疗前的常规用药,并向医院急诊中心传输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资料,使病人到达医院后直接进导管室,开始心脏再灌注治疗。
  在院内救治阶段,按照国际标准,急性心梗病人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实现PCI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应控制在90分钟内,这被称为“门球”时间。对于医院而言,要实现90分钟再灌注治疗重要的是要优化院内绿色通道流程。赵先生的“门球”时间仅为69分钟,这得益于三中心医院多年致力于优化心脏病救治绿色通道,实现了心脏中心、导管室、急诊科、心脏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合作,可以提供高效快速的筛查和诊治。医院各急性心梗诊治环节也均有专业人员24小时备诊,心脏介入治疗的导管室24小时开通,导管设备随时启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24小时有心脏专科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值班。患者经120送达后,本着“先救命后付费”的原则,可以立即展开治疗。目前,有53例患者以该院120-急诊室-心导管室-CCU的运转模式获得成功救治,患者从入院到进入导管室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最长不超过90分钟,达到了国际标准。

发病不能忍 家属莫犹豫

  李彤教授说,能否实现从发病到获得早期再灌注治疗120分钟的目标,患者从发病到120到来的时间难以控制,这完全由病人及其家属决定。要缩短这一时间一方面要求市民提高急性心梗的防治意识,一旦发生剧烈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疼痛,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要意识到可能是心梗发作。目前影响患者及时拨打120的因素主要是多数患者发生胸痛后,第一反应往往是忍耐。有些年轻患者不了解心脏疾病知识,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相信自己可能患有心脏病,觉得可能疼一会儿就会好。还有些老人则不想打扰家人,尤其是老年人急性心梗发病多在夜间,他们想等到天亮再到医院,这可能就耽误了治疗时间。
  李彤教授提醒市民发生急性胸痛千万不要一忍再忍,家属发现亲人有心脏病突发迹象也不要犹豫,年轻人发生胸痛症状不要自行开车上医院,应第一时间尽快拨打120。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家族遗传倾向的急性心梗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5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可重复服用1次,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到达医院一旦明确诊断为急性心梗,家属应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治疗,力争从发病到获得救治在120分钟内完成就能让生命重获动力。
                               (摘自《天津日报》)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