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就医指南 科室导航 新闻聚焦 医疗管理 护理天地 人才建设 科研教学 党群建设 健康科普

解密:正畸后牙齿会松动吗?

口腔科 副主任 高金波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咨询牙齿矫正的患者,有这样的疑问:“牙齿矫正后,牙会不会松动?”“为什么牙齿矫正需要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矫正后还需要戴保持器?”
  首先,牙齿矫正期间牙齿出现松动是肯定的,只要是生理性松动,在正常的安全范围内的松动,都属正常现象。试想一下,正畸治疗中牙齿的移动就如日常生活中我们推一箱子从A点移动到B点一样,如果箱子被盯在地板上,那我们无论费多大的力气,箱子也是推不动的,同理如果牙齿也如箱子一般固若金汤,我们是无法完成牙齿的移动,那又怎样将不齐的牙齿排列整齐呢。所以要想牙齿移动,矫治期间牙齿必然会出现暂时的松动。
  这时也许你又要问了:“牙齿周围被骨头包裹着,这种松动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正常情况下,牙齿也是有一定的生理动度的,它及其轻微,一般无法察觉。这与牙齿的解剖结构相关:牙齿并不是直接与牙槽骨紧紧相连,而是通过牙周膜韧带将牙齿悬挂于牙槽骨内。这样在牙齿行驶功能或受外力时,牙周膜会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牙齿及牙槽骨的伤害。也正是因为这种解剖特性,牙齿才有了可移动的前提。
  可是,牙周膜厚度仅有0.15~0.38毫米,如果牙齿只能在这么小的范围内移动,恐怕绝大多数的牙齿错颌畸形是无法矫正的。但是,牙齿周围的牙槽骨是高度可塑的硬组织,不但在牙周组织中,也是人体骨骼中活跃的部分,比颌骨的更新率高,其具有在牵引力作用下增生,受压时吸收的特性。所以,牙齿矫正时,与矫治力同向部位的牙槽骨发生吸收,与矫治力反向侧的牙槽骨发生增生,这种吸收和增生的塑建可满足牙齿较大范围内的移动。
  那么牙齿移动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快速——迟缓——快速。第一阶段快速牙移动,是在每次复诊加力后的5-7天内,牙周膜和牙槽骨受压后发生弹性改变及机械性移位,位置变化大,错位牙移动明显;迟缓阶段,一般在复诊加力后的7-21天,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弹性变化已达到极限,牙齿无机械性移位,牙位置变化不大,此时主要是牙槽骨及牙周膜组织生物性改建的恢复期(即骨吸收与骨增生达到平衡稳定期),为下一阶段的快速移动做好准备;第二个快速牙移动阶段:复诊加力后的21-28天,牙齿周围组织生物性改建基本稳定,若此时仍有适当的矫治力,则牙齿又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所以矫治期间,需要每月复诊加力一次,不可盲目一味的图快,频繁加力,或使用过大的矫治力量,这样易造成牙槽骨吸收的速度大于新骨形成的速度,牙齿会出现病理性松动和疼痛,得不偿失!所以一般情况下,矫治时间在1.5—2年左右。
  矫治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保持器一般需要至少戴2年,目的是防止术后复发。因正畸中所移动的牙齿,其周围牙龈、牙周韧带、牙槽骨需要完成生物性改建,这期间牙齿的位置是不稳定;此外,与原畸形相适应的唇颊肌肉、舌体等软组织,旧有的肌动力平衡在牙齿矫治后尚未改变,新的动力平衡尚未形成,这种不稳定因素也易导致复发;青少年患者,在颌骨尚未发育完成前,牙齿的位置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所以,保持是必须的,甚至有的错颌畸形矫治之后需要永久性保持。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