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就医指南 科室导航 新闻聚焦 医疗管理 护理天地 人才建设 科研教学 党群建设 健康科普

以人为本是护理的永恒理念


□ 陈韵芳 陈娜 吕丹 段婷

  2016年第十二届世界危重症护理大会于4月21-23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我们很荣幸作为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主要由澳大利亚危重病学护士学会(Australi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Nurses,ACCCN)承办,主旨聚焦于临床危重症护理实践和创新,涵盖了对于实践创新的介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经验、临床护理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教育和科研等。
  开幕式上,来自美国的护理专家做了题为“全球危重症护理面临的挑战”的精彩专题报告。来自不同国家的讲者对NICU、PICU现状及未来护理团队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加拿大一位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目前所在应用的行为疼痛量表,详细的讲述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具体使用方法澳大利亚一位专家对儿童谵妄筛查工具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推广了几种临床上简单易行的评估量表当天大会还有关于器官捐献、临终关怀、婴幼儿烧伤后心理重建、父母角色的重要性、儿科教育等,并对人文护理进行了开放式讨论。
  在第二天的会议进行了拓展CVC在ICU应用领域的专题研讨,提到了集束化护理及后期维护对于减少CRBSI的重要性。很多位专家对灾难后的快速反应系统及灾后护理专题进行了演讲,主要阐述了他们所在的医院,对于脑外伤后救治的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复苏、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重在强调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及早发现有效处理,预防二次损伤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另一位专家利用长时间介绍了机械通气相关内容,还分几个会场进行了热门的定向治疗及重症护理从业者、液体平衡在CRRT 中的应用、儿科头外伤护理、血栓弹力图在评价血小板方面的应用、皮肤完整性、人工智能化的概念及对于ICU护士的影响等,并开放式讨论了洗必泰在临床中的应用。
  最后一天会议大多围绕护理管理及团队建设展开,在持续质量改进中主要涉及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及患者安全等,成立优质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制定质量控制标准,通过统一培训,临床跟踪,随机检查、专项督察,持续改进督察内容和方法借鉴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 JCAHO)10步持续质量改进流程模式,找出优质护理重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持续改进理念,从而评价护理质量。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优质护理服务。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很短,但议程内容丰富、贴近临床,有许多可借鉴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永恒的理念。本次大会提到的大多护理评估量表和我们使用的是一样的,但是在评估的方法上有一些区别,他们更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引导、帮助患者做出主观感受的自我评价,护理评估可以真真切切的做到个体化、精细化,确确实实能够起到规避护理风险的作用,在与患者沟通时的语速、表情、肢体语言也十分得体,让人备感亲切。会议日程中很多篇幅在讲述临终关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技巧等等,在护理管理中也反复提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医疗体系完善、就医流程便捷造就了他们医患关系融洽,把人文教育放到课程中加以规范,从根基加大培养力度,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
  重视护理继续教育是国际化的趋势。其他国家的护理培训分层级、分专业;注重专科化;形式、内容多样化;课程设置以生命周期为核心。在众多讲者的课件中我们不难发现,数据之多、范围之广令人唏嘘,他们善于积累、收集资料,定期总结、分析,并能真正做到持续质量改进,将数据收集与护理管理相结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
  当然,在参会期间我们也发现目前我们科室用到的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高流量吸氧、新型呼吸机、血滤机器、多功能电动床等都是可以和世界接轨的,急危重症目前国际上领先的治疗技术我们也在逐步开展并完善,所以通过这次参会,我们清楚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这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更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