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胸痛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了急诊介入手术,使老人转危为安。
这是胸痛中心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从患者到达胸痛中心至做完手术血管开通,仅用时60分钟,时间上远低于急性心梗救治国际标准。
7月23日中午12点左右,96岁高龄的陈女士突发胸痛,并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14:55,陈女士就诊于我院胸痛中心。胸痛医师为患者迅速询问病史和查体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前壁导联ST段抬高,考虑“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情况十分紧急,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介入组王禹副主任医师及24小时值班的心脏中心导管室团队在手术室做好了接诊和手术准备。同时,即刻为患者服用心梗“一包药”急救药品,并充分告知家属病情,第一时间护送患者至导管室准备手术。
15:14,患者到达导管室,从胸痛中心接诊到进入导管室期间只用了19分钟。每次急性心梗的救治,都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对于96岁高龄的患者来说,更像是一次“冒险”。能否耐受手术,支架能否顺利植入,能否避免并发症发生,都是“难上加难”。
与家属充分沟通之后,王禹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15:55,医生成功开通了患者急性闭塞的前降支冠状动脉,取出红色血栓,植入支架。术中患者一度出现躁动、不耐受、不配合等情况,王禹主任依然耐心安抚患者,并坚持把手术做完,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转入CCU监护病房。

对这位96岁高龄患者的救治牵动着心脏中心医护人员的心。24日一早,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李彤教授到CCU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急性心梗发病后12小时内为抢救的“黄金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段,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危及生命,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心肌细胞会发生变性或坏死,即俗称的心肌梗死。争取在第一时间开通心梗的血管、恢复供血是抢救的关键,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愈早抢救患者的存活率愈高。老年患者痛觉不敏感,可能这一症状并不突出,无胸痛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
我院国家级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上千例高危急性胸痛患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我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秉持着“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为患者保驾护航,赢得抢救患者“黄金时间”。
(高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