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心脏中心一天内先后在ECMO支持下为两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成功挽救了两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10月26日深夜,35岁的患者周先生因胸前区疼痛2周来到我院胸痛急诊就诊,胸痛医生第一时间通过患者心电图,迅速判断该患者为“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病情非常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医生马上启动院内“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
当天值班的介入医生王禹主任接到通知后,迅速来到心导管室。造影显示,该患者左主干中段完全闭塞,病情极为危重,随时有猝死的风险。王禹主任带领李鑫迅速为患者开通了血管。但由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来院就诊耽搁的时间较长,术前已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因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
王禹主任马上联系了我院ECMO团队,争分夺秒地为患者植入了ECMO,尔后介入团队又为患者植入了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此时已经是10月27日中午,医护人员奋战了整整一夜,大家刚松了一口气,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
10月27日中午,患者李先生因剧烈胸痛3小时来到我院胸痛急诊,心电图显示该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检查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循环不稳定。胸痛医师立即联系ECMO团队,在急诊室迅速为患者植入了ECMO,患者循环逐渐稳定。
在ECMO的保驾下,心脏中心刘迎午主任带领彭文近及马冠群医生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患者循环稳定,进入CCU继续治疗。
随后的一周时间,在心脏中心主任李彤教授的带领下,介入团队和ECMO团队的医护人员时刻根据两位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10月30日,患者李先生脱离了危险,成功撤除ECMO,随后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并于11月5日康复出院。11月2日,患者周先生也成功撤除ECMO,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心脏的泵血,没有肺的呼吸,人是无法存活的;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闭合的体外循环装置,能够在短期内替代心肺功能。ECMO的循环保证为之后的基础疾病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我院ECMO团队已成立近10年,在李彤院长的带领下,成功救治危急重症患者近两百例,救治成功率、脱机率、出院率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心脏介入团队也多次成功完成ECMO辅助下PCI治疗,使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5年,由李彤院长牵头的“ECMO用于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治疗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及推广”项目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宁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