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我院医风办收到了患者家属翟先生送来的锦旗,对骨科2区医护人员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
“患者高龄,因不慎摔伤至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科2区全体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使患者重燃生活信心。”
患者家属翟先生:
我父亲今年92岁了,平时身体还可以,然而半个多月前,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了,我们立即将他送到了附近某医院。经检查,医生告诉我,父亲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但是由于父亲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于是,我们又带着老人奔走了几家大医院,都没有结果,看着父亲痛苦的表情,我焦急万分。经多方打听,慕名到三中心医院找到了在老年髋部骨折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的王树森副主任医师,尽管王主任知道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将老人收入院。
王树森副主任医师:
患者年龄大,选择手术治疗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但如果不手术,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考虑到老人后期的生活质量,我们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决定还是收患者入院治疗。
翟爷爷:
我自己年龄大了,身体本就不如从前,如今摔坏了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更成了儿女们的负担和累赘。我越想越难过,干脆觉得就不治了,活到哪天算哪天吧。没想到王主任及骨科的医护人员们积极地开导我,给我讲解手术治疗的好处,又让我重新树立了信心。
王树森副主任医师:
术前检查没有发现手术禁忌,我们在术前与麻醉科医生多次沟通,充分做好预案。科内讨论后认为患者心功能差,于是又请了心脏中心的医生协助调整治疗方案。
李晓东和韩立强医生在麻醉科瞿秋医生的保驾下实施了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手术。手术切口仅为4cm,2cm及1.5cm。术后患者恢复很快,精神状态迅速改善,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拆线并出院。
骨科2区护士长刘胜娟:
记得刚入院时将老人从平车抬到病床上,老人由于疼痛,喊得声嘶力竭,俯卧在床上说什么也不让别人动。经验丰富的三级技术护士赵洁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用双手牵引老人患肢,同时指挥其他护士,慢慢把老人翻转过来,调整好体位顺利地进行下肢皮牵引,老人不疼了,配合程度大大提高。
患者家属翟先生:
术后卧床时间久了,父亲有些烦躁,不想吃饭,护士们就耐心劝解,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用小勺一点一点地喂老人喝水。父亲大便不通畅,护士就用手抠;慢慢的父亲能坐起来了,但是坐不稳,护士就找来七八个枕头,顶在他身后。父亲每次翻身至少都要两名护士协作,年轻的护士们从没有怨言,简直比我们这些儿女做得还要好。我们感动得连声道谢,而她们却总是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父亲出院前,护士们还耐心叮嘱我们回到家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翟爷爷:
我又重新站起来了,这是我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的,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的激动之情!
患者家属翟先生:
目前父亲已经能扶着助行器下地行走,多亏了三中心骨科的医护人员甘冒风险,勇于挑战,用仁爱之心和高超的技术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让他能有个幸福的晚年。作为患者家属,我们为能遇到这样一所优秀的医院、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疗团队、数位医德高尚的医护感到无比的感激、欣慰和幸运。
骨科主任江汉:
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殊人群,减少出血、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手术风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技术,能够很好的符合这一要求,将手术创口从原来传统手术的15—20厘米减少到加起来只有6—8厘米的长度,而且不用切开骨折断端,通过术中透视的方法直接复位并固定断端,出血量从传统手术的几百毫升直接降到几十毫升,明显减少了出血和创伤程度。如无特殊术前情况,术后一周,患者即可扶拐杖、患肢不负重或轻微负重条件下下地站立行走,从而明显减少或避免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这样的微创手术绝对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福音。
(李晓东、刘胜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