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动态 医生介绍 特色诊疗 技术前沿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科室导航 >> 营养科 >> 健康教育
饮食营养误区哪项与您有关?
2017-12-26 14:29:33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一、以补求寿

  误区内容:有很多人认为要想身体强壮,非得用补食、补药来保养不可。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固然肥美,但它的营养成分并不齐备,用得长久,会使血液酸性偏高。人参、鹿茸虽属补品,用得不当,也会害人。有的人过分信赖维生素类药物,鱼肝油、维生素片、蜂皇浆、鹿茸精,有病无病,都要吃些,以为它能使人延年益寿,殊不知它们自有其弊害,用得太多太久,甚至会中毒。例如,长期过多的服用鱼肝油(维生素A),超过每日5万单位,会发生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皮肤干燥、瘙痒、手足疼痛肿胀、骨质增生、头昏、复视等症状;大量服用维生素B类,可以发生胃肠道症状、血管改变以及过敏反应;每日服用维生素C超过1g时,可由于草酸排泄增多而形成结石。

  正确认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决定于有没有疾病和体育锻炼得如何。如果有病,一般是以治疗为主,饮食营养为辅。缺乏锻炼,体质不好,就应当以加强锻炼为主,适当地增加饮食营养。除非是患了某些与营养素缺乏有关的疾病,才用补食、补药来补养。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不必进行饮食补养或营养药物的补养。因为健康的人,每天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或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摄入量进食,就可以从日常食物中自然地摄取到绝大多数必要的营养素,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由此可见,单靠厚味膏梁、营养补品并不能使人长寿,而加强锻炼,科学合理的饮食才是正当的养生之道。

  二、吃汤泡饭

  误区内容:有的人喜欢吃汤泡饭,以为这样既简单方便,又饱了肚子。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其实这种习惯天长日久,会造成胃病。吃汤泡饭跟吃饭时喝汤不一样。菜汤可以增进食欲,输入水分,并不影响食物的咀嚼过程。吃汤泡饭的坏处在于它减少了咀嚼这个环节。

  正确认识:人的消化过程是由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被磨碎,并经舌头的搅拌,使食物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形成食团,然后吞咽入胃。唾液淀粉酶在近于中性的环境里可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在食团进入胃后但尚未被胃酸浸透以前,唾液淀粉酶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如果不进行初步消化就进到胃里,增加了胃肠的负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不容易被彻底吸收。时间长了,当然免不了会得慢性胃病。

  三、烹调时早放味精

  误区内容:有人认为烹调时早放味精,会使味道更浓更鲜。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味精是我们日常烹饪中使用的最主要的鲜味调味品。它具有强烈的鲜味,是咸味的助味剂,也有调和其它味道、掩盖不良味道的作用。许多家庭都把它做为经常使用的调味剂,利用它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但也有人形成了每食必用或者食则多用的习惯,这就不正确了。

  味精是用蛋白质水解法或细菌发酵法制成的,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它本身是无毒的,而且是一种营养成分。谷氨酸钠在酸性溶液中是最能发挥调味作用的,如果放到碱性溶液里,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就丧失了鲜美的味道。如果把味精溶解到水中加热,就会有一部分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当加热到120℃时,绝大部分的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了鲜美的味道,而且会产生出毒性来。

  正确认识:味精虽好,用得不当,也会带来害处。汤做成以后,稍许放进一点,确有美味。放进以后,继续烧煮,就会有害。如果每食必用,那就失去了使用它的意义,显不出它的妙处了。

  四、饮白酒“挡寒”

  误区内容:有的人强调酒能卸寒,他们通常在寒冷季节出门之前,饮酒以取暖。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在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宜与不宜问题上,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看法有较大的出入,中医包括非中医界的学者们多数认为“少饮有益,多饮百害”,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白酒的看法是“即使是少量饮用也不提倡”,有的专家甚至认为“酒精之害,不亚于香烟”。

  酒精是一种原生质毒物,可以损害粘膜上皮,抑制消化,造成条件反射活动障碍,甚至伤神耗血,酒醉生祸。

  正确认识:饮酒之后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使人有温暖的感觉。但是酒对于寒冷的作用,只不过是能解除冷的感觉罢了,而且这种感觉也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增加了热量。酒精产生的热能为游离热,不能为机体所利用,而直接作为热能散发而消耗。饮酒后,由于血管不能及时收缩,反而促使热量大量散发,体温下降,严重的有使人冻死的危险,轻者也会迎风受寒,招致感冒。把酒当作御寒药来看待,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五、饮茶误区

  误区内容:许多人喜欢喝茶,但也有很多人存在着饮茶误区,比如:喝头遍茶、喝浓茶、喝隔夜茶。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茶叶在生产、包装、运输、存储、销售过程中,易受霉菌的污染,而霉菌是极难被消灭干净的,在头遍茶中往往含有的霉菌最多,所以不要喝头遍茶。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欢喝较浓的茶。浓茶中的咖啡碱不仅能影响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的功能失调,还能兴奋精神、扩张血管,导致心跳加快、失眠等症状。浓茶中的茶碱不仅有利尿作用,导致尿频,尿钙流失过多,造成骨质疏松,还会阻碍肠道吸收铁质、B族维生素,引起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B缺乏症。所以最好不要饮浓茶,尤其是神经衰弱、胃溃疡、便秘、贫血、高血压、脑血栓、肝功能不良、泌尿系统结石、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有的人认为喝浓茶可以解酒,其实是错上加错。酒中的乙醇随血液循环到肝中转化为乙醛后进一步生成乙酸,由于茶碱的利尿作用很强,使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造成对肾脏的损害。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二级胺等有害物质,二级胺属于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常见的致癌物质之一。

  正确认识:茶是古老的经济作物,经历了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对茶的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茶有抗老延年、抗突变、抑瘤、降血压、消炎、杀菌等功效。喝茶不喝头遍茶、隔夜茶,尽量不喝浓茶,才能真正有利于身体健康。

  六、鸡汤进补

  误区内容:体弱多病者或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都习惯于用老母鸡炖鸡汤喝,以此进补,甚至有人还认为鸡汤的营养价值比鸡肉还好。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鸡汤中只含有较多的脂肪,尤其是用老母鸡炖出来的鸡汤,脂肪含量更高,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肾脏功能较差者、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患者,多喝鸡汤,会使病情加剧。

  正确认识:鸡汤的营养价值与鸡肉比起来大为逊色。鸡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所含脂肪中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良好的高蛋白食品。食用鸡肉,除增加营养外,还能补虚健脾,有利于疾病恢复,尤以乌骨鸡为佳。如果盲目地以鸡汤进补,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有害无益。

  七、经常吃油炸食品

  误区内容: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许多人买油条作为早餐。油条吃起来香脆可口,诱人食欲,很多人喜欢吃,甚至偏爱多食。有的老年人整年的,甚至长达几十年的早餐吃炸油条。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炸油条中含有明矾。明矾是一种铝化合物,铝化合物摄入人体内过多后,对人体吸收钙质有破坏作用,可使骨质变得疏松。明矾沉积在人的脑中,可使脑组织发生器质性改变,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发生痴呆症。明矾还可以使皮肤弹性降低,皱纹增加,影响美容。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得出脂肪的摄入量与某些癌症的生成有关,膳食脂肪总量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生也增加,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油炸食品含脂肪较多,长期进食过多脂肪使妇女体内催乳激素、雌激素增多,导致乳腺癌。过多脂肪也能促进肝脏胆汁分泌,肠道中的腐败菌能使初级胆汁酸中的牛磺酸转变为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转变为石胆酸,二者都能引起大肠癌。此外,脂肪还有利于肠道内厌氧菌的繁殖,这种细菌的体内含有某种酶,能激活没有活性的致癌物质,使其发挥致癌作用,间接诱发癌症。

  制作油炸食品的油温升高到200-300℃时,能促进同一分子内三酰甘油的脂肪之间或不同分子三酰甘油之间生成聚合物,其中的单聚体和二聚体易被吸收,且可引起肝肿大。当油温超过350-360℃时,聚合物就容易分解为酮类、醛类,其中某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正确认识:从营养科学角度看,长期过多进食油炸食品,营养受损,对人体健康不利。为了健康长寿,应少吃油炸食品,尽量不吃外卖的油炸食品。

  八、动物内脏生炒越嫩营养越高

  误区内容:不少人特别喜欢吃急火爆炒的动物内脏,如火爆腰花、爆炒肝尖等,而且特别要求炒嫩一点,以为这样营养更高,味道更好。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据有关研究部门研究,动物内脏都能感染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并且能够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存活能力很强,要在煮沸十分钟后才能杀灭,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也不能杀灭,而且生猪肝、下水等内脏,一般都未做乙肝病毒检验。

  正确认识:为了预防乙肝病毒传染,动物内脏一定要新鲜时食用,在食用前要认真反复冲洗,再于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烹调,也可将内脏切成片,在盆中轻轻抓洗,然后冲洗干净,再烹调。动物内脏在烹调时千万切忌为了追求鲜嫩而“落锅即起”,烹调的时间应尽量长一点,以确保食用安全。

  九、熬绿豆汤加点碱

  误区内容:有的人煮绿豆汤时,喜欢加点碱,认为这样比较省火,绿豆烂得快,还能保持豆汤的绿色。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加碱以后,绿豆中的营养素如水溶性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绿豆汤的清热解毒性能也受到一定影响。

  正确认识:绿豆汤不但能清热降火,而且还能消暑止渴。但无论从营养还是从食疗的角度看,熬绿豆汤加碱是很不合算的。

  十、多吃糖能保肝

  误区内容:有的人认为肝病患者多吃糖可“保肝”,而且多多益善。现在已证明吃糖过多,对肝病恢复有害无益,不但不能“保肝”,而且还可能“伤肝”。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糖氧化产生热能,如果和蛋白质同时摄入,可以减少蛋白质作为热能的消耗。但吃糖过多,加上肝病患者运动量减少,对热能需要也减少,多余的糖类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使人体发胖,也容易造成肝内脂肪沉积,形成脂肪肝。

  正确认识:除肝病急性期或病情较重不能进食,为补充热能需要,短期采用葡萄糖输液疗法外,一般无需再额外补充糖类。

  十一、口渴才饮水

  误区内容:有的人有等到有口渴感才饮水的习惯,认为这样才解渴。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这种习惯不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并难以取得最适宜的水代谢。口渴表明人体已轻度脱水,口渴才喝水犹如田地裂后才浇水,显然不利于健康。

  人的身体构成中,61%是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有害健康的种种排泄物便有可能滞留在肾内形成结石,甚至引起慢性中毒。饮水不足会引起身体自发的积贮水分以作补偿,这便使体重增加,引起体内脂肪积蓄,使肌肉萎缩。饮水不足还可能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紊乱,从而使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

  正确认识:坚持适时补充水分,这样可使皮肤细胞水分增加,使皮下组织和弹性组织增加,皮脂腺分泌水分增加,有利于防止皮肤干燥和皱纹增多。人体水分充足还可以保持唾液、胆汁、胃液分泌,有利促进消化和防止便秘。

  补水应从多方面进行及分次补充水分较为适宜,其中包括饮食中含有适宜的稀饭、豆粥、各类的浓汤、洁净的天然水与多汁的水果与瓜类、淡茶等都有利于不同方面补充水分,其中浓度高的豆浆与豆腐又是其中首选的饮食物,也不应忽略奶类。

  一般来说,各类液态饮料和含水的食物相加,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0毫升的水量。一切饮料应该是低能量或不含能量,而且最好是清洁的水或淡茶。应养成即使不渴时,也要每天喝点水的习惯,在每天三餐前半小时喝,可增加食欲,有利健康。

  十二、喜欢吃咸食

  误区内容:有的人常常喜欢吃咸度大的饮食,如酱菜和咸菜等,这样才觉得有味。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高血压的发病与钠盐摄入有极大的关系。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过量食用钠盐会导致及加重高血压。过量食用钠盐容易增加组织内的渗透压,使身体出现水肿;钠由肾脏排泄和吸收,钠摄入过多一方面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另一方面扰乱了机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另外,长期摄入较高量的食盐,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盐导致胃粘膜保护层损伤,引起炎性再生反应,增加DHA合成和细胞增殖等。当盐损伤胃黏膜上皮后,幽门螺杆菌才起促进癌变的作用。

  正确认识:饮食应清淡少盐,饮食中每日以6-8克食盐为宜,对于有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水肿、高血压的人,每日膳食中的钠盐控制在2克以下为好。

  十三、常吃腌制食品

  误区内容:腌制食品是我国传统食品,比如腌咸菜、腌酸菜、腌雪里蕻等,已成为很多家庭的习惯腌菜。腌菜方便,吃法多种,也易于存放,故有的人喜爱常吃。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首先,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人们吃蔬菜是以其供给维生素为主要目的,如果维生素大部分失掉,对人体健康就无益可谈。

  其次,腌制食物,有的有毒素,会导致疾病。比如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由于酸度高,食后容易被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草酸钙结晶极易沉积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结石。腌制食物还有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如果加入食盐量少于15%,腌制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一周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两周后达到高峰,并持续至三周。人若进食了带有亚硝酸盐的食品后,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其中毒症状为皮肤粘膜呈青紫色,重者会伴有头晕、头痛、心律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而死亡。

  还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亚销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正确认识:腌制食品营养受损且有害身体健康,不是人们理想的食品,以少吃或不吃为宜。

  十四、长期饱餐

  误区内容:有的人顿顿饱餐,天天饱餐,觉得这样身体才健康、才强壮。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如果顿顿饱餐,天天饱餐,使大量的食物集中于肠胃之中,不但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因为食物消化需要调动人体的血液),使人感到昏昏欲睡,行动及思维迟缓、工作能力低下,长期如此,使胃、肠、肝、胆、胰等器官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工作能力降低,致使食物在肠胃中发酵、腐败,并产生大量的有害的气体、有害物质,刺激人体的胃、肠等内脏器官,使人产生发闷、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续而可能呕吐、泄泻、甚至可能引发肝脏、胰腺、肠、胃、胆等器官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引起消化道溃疡及穿孔等后果。也可能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病症。

  长期饱餐,还可使脂肪大量贮藏于人体内,并转化成脂肪贮集于皮肤下面、肝脏、腹壁、腹腔、臂部,使腹腔内腹压增高、肌肉松弛、腹部凸出、步履蹒跚、气喘,引发多种疾病。

  正确认识:我们知道,我们喝的饮料,吃的食物,不管是流质、半流质或固体,都可以加速到达我们的消化器官胃里面。但是,各种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水仅一刻钟左右,米、面等含糖类食物约两小时左右,蛋白质则需要四、五小时,脂肪更需七、八小时,如果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混合物则可在胃中停留十多个小时。

  人吃下食物到达胃肠后,不仅胃、肠分泌消化液,肝、胆、胰等器官也会分泌相关的催化剂帮助消化、解毒。当人们吃下鸡鸭鱼肉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后,体内各种蛋白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会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然后由小肠吸收入血液中,血液再将其送到机体各部位。形成新的人体的蛋白质等。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氨,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性解毒,最后生成无毒的尿和铵盐,再经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因此,要健康长寿,就不要饱餐,尤其不能长期饱餐。

  十五、吃剩菜

  误区内容:不少人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剩菜常常舍不得扔掉,还有的习惯烧一次菜吃三四天。大多数人认为剩饭菜只要不变质发馊,吃时再加热,就万事大吉了。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在各种绿叶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尤其是如今大量使用化肥,致使菜中含的硝酸盐增多。买回的青菜放的时间长了,烧熟的菜放置过久,菜中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而据科学测定,烧好的菜肴,放置两小时,各种维生素就损失10%—30%,放置4小时,损失将达30%—70%,要是回锅加热,会再次受到损失。有些隔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对这种含有亚硝酸盐的剩菜,即使放入冰箱内的冷藏室也是除不掉的。将剩菜拿出来进行加热,不仅不能除掉有毒的亚硝酸盐,反而会使菜中剩余的硝酸盐在高温的作用下分解为更多的亚硝酸盐,加剧了毒性,人吃了就会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因为过多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被吸收到血液后,可使血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和运送氧的能力,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就会出现缺氧症状,轻者口唇及指甲青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若缺氧严重,大脑神经受损,全身皮肤变得青紫,陷入昏迷、抽搐,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这种由吃进去的亚硝酸盐引起的病,医学上叫“肠源性紫绀”。

  正确认识:剩菜不仅丢失了许多维生素,而且会产生大量致病的亚硝酸盐,不宜吃。

  十六、鸡蛋黄越黄越好

  误区内容:有人认为鸡蛋的黄越黄,营养价值越丰富。

  如果添加了人工合成的色素(如:苏丹红),蛋黄特黄甚至发红,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甚至会导致癌症。

  正确认识:蛋黄的色度深浅与营养价值无关。蛋黄颜色深浅是由鸡日常所吃食物的种类决定的,家养的土鸡吃了一些草,草中的一些叶绿素常常到蛋黄中,蛋黄颜色就比较鲜黄。如果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色素,也会影响蛋黄的颜色,天然色素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也不会增加营养,

  十七、西洋参热

  误区内容:据调查,70%的人知道要加强营养,并有改善营养的需求,但真正懂得合理营养和做到合理营养的人只有10%左右。在调查中,多数人不认为一日三餐是营养的主要来源,而且普遍不重视喝牛奶,甚至有的人一天也吃不到150克主食。当医务人员提议增加营养时,不少人说已给自己买了西洋参、燕窝、鱼油等保健品,很少有人从基础食物中去补充调整。一些人还存在盲目购买保健品的现象。西洋参热是其中之一。洋参片、洋参茶、洋参丸等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但大多数消费者却不一定了解西洋参的功效与副作用。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应用人参的国家。西洋参主产于美国、加拿大、法国。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种,目前,我国为第三大西洋参生产国。作为一味中药,《本草从新》已有记载,西洋参的功效为养阴清火,补肺养胃,用途并不广泛。前人在应用西洋参过程中已认识到它的危害,指出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应忌服。根据《中药大词典》,它的功用主治为“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说明它是一味很有针对性的中药。中医界有句谚语:“大黄救人无过,人参杀人无过。”西洋参也不例外。

  目前,滥用西洋参主要有两类:有的消费者误以为西洋参性凉,可大补元气。一是抗疲劳。二是错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上。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有的人服了西洋参可除一时的疲劳,振奋片刻精神,从此不能离开西洋参而成为一个药物依赖者,最终还是不能消除疲劳。

  正确认识:西洋参只不过是一味中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所宜有所忌,并非人人可用。应在临床中医医师指导下合理正确应用西洋参及其制品。西洋参用在扶助正气的同时也一样扶助致病之邪,因此服用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当患者在术后或化疗之后,具有明显的肺胃阴虚体征时才宜使用,也应尽量在中药中复方合用,以除其弊,必须指出,对于恶性肿瘤早期患者,使用西洋参其实西洋参以养阴为主,人参则以补气为主。两者功用有原则区别。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为西洋参所不宜,应慎之又慎。

  十八、长期吃素食

  误区内容:许多人害怕发胖,害怕血管硬化,害怕发生冠心病,就长期不吃肉类食品,几乎只吃素食,以为这样可少患病而长寿。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长期吃素易造成缺铁性贫血。食物铁有非血红蛋白铁和血红蛋白铁。前者以三价铁与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结合成络合物,存在于植物中,较难以吸收,还原为二价铁后才能被吸收;后者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结合,不受植酸和磷酸影响,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多在10%以下,动物性食物吸收率较高,如鱼类11%、动物肌肉和肝脏可高达22%。因此,老年人吃些肉类是机体摄取铁元素的重要途径。

  正确认识:老年人不宜只吃素食,还需适量吃些肉类。

  十九、不吃鸡蛋黄

  误区内容:有的人不爱吃鸡蛋黄,也有的人不愿吃鸡蛋黄,认为蛋黄胆固醇高,吃了对健康不利。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都集中在蛋黄里。比如鸡蛋清仅含10%的蛋白质,有90%是水分。而蛋黄含16%的蛋白质、33%的脂肪、50%的水分。蛋黄里的营养物质相当全,有无机盐,如钙、磷、铁等;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尼克酸以及人体组织所必需的其他重要物质。

  鸡蛋黄中含有一种叫做卵磷脂的物质是健脑的主要成分。鸡蛋黄所含优质蛋白质,能增强人的记忆力,鸡蛋黄因含有钙、磷、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和软骨病。蛋黄中的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接近,易于人体吸收,生理价值也很高。如全鸡蛋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为94,蛋黄为96。蛋黄的蛋白质生理价值和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生理价值相比是谷类食物蛋白质的1.3倍,是豆类的1.6倍,是肉、鱼类的1.2倍,是奶类的1.1倍。

  正确认识:鸡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人们怕其导致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这是人们不敢吃鸡蛋黄的主要原因。要知道,鸡蛋的蛋黄中在含有大量胆固醇的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吸收进入血液中,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碍了胆固醇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老年人,每天吃两个鸡蛋,其血液内胆固醇最多增加0.02毫克,这些微乎其微的量,不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鸡蛋中的营养成分却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好处。

  二十、过多食用豆腐

  误区内容:有人认为豆腐为黄豆制品,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很少,含蛋白质丰富,应该多吃。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实验证明,过量食用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吸收量的90%,从而导致人体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和其它贫血症状。此外,豆制品还有较丰富的蛋氨酸,若经常多量食用豆制品,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沉积于动脉壁,促进血管硬化。

  正确认识:豆腐和豆制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每100克含量达7.4克。所以适当吃些豆腐对身体有益。但是但不是吃得多多益善,而应该看到吃的过多也有害人体健康。

  二十一、过量食用精制糖

  误区内容:有人认为精制糖纯净无杂质多食无妨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

  1.会使人体发胖,精制糖除含碳水化合物外,不含或只含少量的其他营养素,它只能产生热量,尤其在膳食以外吃糖容易使热量过剩,过剩的热量会使人体发胖。

  2.精制糖在食物中所占的体积小,但产热量高,体积增加不了,但热量增加很多,在加之进食量不减少,其中的热量与糖热量相加,更会使人发胖。肥胖会使人体的胰岛素产生对抗,间接使其效力降低,不能控制血糖升高,就会导致糖尿病。

  3.精制糖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容易转为甘油三脂,也会使人患甘油三脂症。

  4.吃精制糖过多,易使人患龋齿。常吃甜食的人,会给口腔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细菌能促进口内所余精制糖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及其他酸性物质,会使牙齿脱釉,细菌滋生,减少骨骼和牙齿的钙含量,从而发生龋齿病。

  吃多少糖合适?白糖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6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纯糖的摄入量不超过30克。

  正确认识:精制糖是将粗糖溶于水中,再用骨炭或活性炭脱色后,真空浓缩、结晶而成的糖。精制糖含蔗糖99.7%以上,是高级白糖。这类糖能刺激味蕾,使人有甜的感觉。如白糖、红糖、砂糖以及由它们制成的甜点心、甜饮料、糖果等,用膳或零食要少吃,或不吃精制糖,这类糖多食对健康不利。

  二十二、饭后多喝汤

  误区内容:饭后喝汤是大多数北方人的习惯,觉得喝汤润肠很舒服。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在饭后喝很多汤,对健康有害无益。吃饭时牙齿咀嚼、舌头和唾液拌和食物,唾液淀粉酶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经食管入胃后,靠胃分泌胃液和胃酸消化。人的胃每天要分泌1.5-2.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0.4%-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盐酸能溶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含有铁质、钙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着食物进入到胃里的细菌。如果人吃完饭后马上喝进大量的汤,就会冲淡胃里盐酸,这对消化和吸收营养不利。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病菌不被消灭就可能进入肠道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肠道感染。

  正确认识: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没有水,食物进入人体就不能消化,人体就不能获得充分必需的营养素。如果饭后适当喝点汤,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帮助的,如果饭后喝汤过量,就会感到胀饱,不舒服,还会冲淡胃液(也叫消化液)的浓度,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

  二十三、劳累后补鱼肉

  误区内容:劳累后补鱼肉,能恢复体力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后,有许多人要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品来补养。这种做法因大鱼大肉为酸性食物,可使血液酸化,加之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物质,会引起机体酸中毒,加重疲劳程度。

  正确认识:饮食要荤素搭配,才能营养均衡,很快恢复体力。

  二十四、水果当正餐

  误区内容:时下,有些爱美怕胖的女士,中午吃个苹果或香蕉,就算正餐了。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绝大部分水果所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很少,长期以水果当正餐易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

  正确认识:应正常饮食,不要把水果当饭。

  二十五、以醋代酒

  误区内容:食醋保健成为一种时尚,悄然在家庭中流行,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大量喝醋却会改变胃液的PH值,损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甚至可以引起血液酸度升高,造成酸中毒。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由于醋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正确认识:少量食醋有益健康。

  二十六、拒胆固醇于门外

  误区内容: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升高会加大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因此,有些人认为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如怕胆固醇高就一点肉也不敢吃,而且长年不吃一点动物脂肪。有糖尿病炒菜时就一点油也不敢放。实际上70%左右的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的,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胆固醇过低者死亡率增高,肿瘤发病率也高,故老年人应该吃一点动物脂肪。糖尿病患者对糖的摄入应适当控制,但不必过分严格。

  正确认识:因为胆固醇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物质,只是不长期过量食用,对身体是有益的。

  二十七、果蔬榨汁喝个饱

  误区内容:近年来,喝榨果蔬汁盛行,许多家庭购买了榨汁机,水果、蔬菜只喝汁不吃“渣”。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其实,除了某些病人、牙齿不好的老年人和婴儿外,果蔬最好不榨汁喝。因为其中的纤维素、果胶等营养物质被浪费掉,易造成胃肠的蠕动减慢,引起便秘等。纤维素摄取不足还可能诱发肥胖、胆结石、高血脂、糖尿病等。

  正确认识:果蔬最好不要榨汁喝。

  二十八、烧菜过油、过咸或过甜

  误区内容:有人烧菜过油、过咸或过甜才觉得香。

  给机体带来的危害:调查发现,50%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天所食的烧菜油达到50克,而标准量应该是一人一天不能超过25克。不少人认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吃肥肉,但烧蔬菜多放点油不要紧,其实这是错误的,烧菜过油同样会引起高脂血症。经常吃烧菜过油的老年人中超重肥胖者的比例高达41.1%。因此,一些医学专家建议老年人多到营养门诊看看,关心健康要从均衡营养开始。

  正确认识:素油摄入也不宜过多,成人每日摄入量应在20~25克,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茶油为佳。

  (王昕)

       营养诊断
 特色诊疗 更多
·人体成分分析帮您科学减肥,多...
·口服营养补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治疗
·膳食营养治疗
·营养代谢检测
·神经性厌食的营养治疗
 技术前沿 更多
·间接能量测定和物质代谢分析的...
·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技术的...
·食入物变应原筛查的临床诊断意义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