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动态 医生介绍 特色诊疗 技术前沿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科室导航 >> 呼吸科 >> 科室动态
【惟其艰难 更显勇毅】三中心呼吸科:应对高峰冲击,撑到极限我们咬牙坚持住了
2023-01-16 15:27:00  来自: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2天,只有2天时间,病床一下子全满了,然后一直高位运转到现在。这一个月来,全科医护几乎没人因病请假,可以说,我们咬牙撑住了极限冲击……”2022年12月,随着新冠感染防控“新十条”发布,与新冠病毒的3年拉锯战迎来总攻时刻。作为承受第一波新冠感染大规模冲击的前线之一,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全科16名医生、45名护士面对高强度工作,几无一人请假,有力扛住了冲击。

  “我们科同志都特别好,这一个月,几乎没人因为自己也感染了请假休息。”科室主任张纳新解释说,之所以用了几乎这个词,是因为她主动让“个别同志”休息了两三天,而这个“个别同志”,是还处在哺乳期,需要照顾小婴儿的新妈妈。

  没说几句话,张纳新便下意识挺挺佝偻的背,用力喘上几口气。作为有着20多年哮喘史和心脏病的“老病号”,此次“过峰”她也感染了,第一天就烧到39.1℃,之后又连续高热2天、低烧6天。而这9天时间,她靠吃退烧药、吸哮喘药和同事们的帮忙,硬生生挺了过来,始终坚持在一线。“特别感谢我的同事们,帮了我很多。”

  很难想象,她以这副病躯,在患者拥挤不堪、咳嗽声起此彼伏的狭窄诊室里,连续出诊四五个小时;在两个病区加到81张床的病房里,一天也没休息。“撑到极限,还是可以咬牙坚持住的,我的同事也都这样。”



  同样在用极限挑战应对感染高峰的,还有呼吸科的护理团队。“我自己是周五晚上发烧的,周一37.6℃正常上班。我们的同事也差不多都这样,有的吃药扛着,症状最重的也就倒个班,第二天继续到岗。”该院内科系统科护士长陈韵芳同时管理该院呼吸科、神经内科、代谢科等6个病区,本轮感染时,工作重心大部分放在了呼吸科。

  这一个月来,每天结束超高强度工作后,陈韵芳都会对工作进行统计与梳理。呼吸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95%是70岁以上高龄患者,危重症病患率最高峰时达到了69.4%,77张床需要使用监护设备的就有58张,每天雾化治疗超过380人次……“护士们不管干什么,全是跑着的。”陈韵芳回忆说。

  在一摞摞厚厚的工作记录表格中,该科仅12月26至30日的输液量,每日就在682-748袋之间。护士们回想起每天满满一大桌子的配液,都还记忆犹新。

  为详细交班且不影响当日工作,该科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全都自动将到岗时间提前,每天早上不到7点,科室人员就齐齐整整了。“夜班的护士们夜岗上7点,大家6点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陈韵芳介绍。

  “其实每年冬天我们科都挺忙的,也经常满床,但那种满床,跟现在的满床,真不是一个概念。”该科医生张森森和果林都是支援红区后未作休整马上返岗,由于高龄患者多、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工作量是以往3倍不止”。





  患者自理能力差,很多老年人二便失禁,护理工作也是之前的数倍。“每天给病人换下来的纸尿裤等垃圾就有三大垃圾车,更别提很多患者需要鼻饲、翻身拍背、吸痰和俯卧位通气,那阵子的工作量大得真是难以形容。”陈韵芳说。

  巨大的工作量下,住院总医师由于身负调协、会诊等工作,强度更是常人无法想象。该院住院总医师刘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体重掉了10公斤。“特别忙的时候并没注意到瘦了,有一天洗完脸照镜子,突然发现双下巴没了,脸也小了许多。”说起这次奇特的“减重经历”,刘旺笑得腼腆。

  他的同事介绍,科室前些天新添了心率监护仪,新设备到时,刘旺正在现场,于是成为“新机试用者”。刘旺一上机,就把大家吓了一跳——机器蜂鸣不停,提示刘旺心率不齐。

  正是这样撑到极限的咬牙坚持,三中心医院呼吸科扛住了新冠感染的大规模冲击,在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将工作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到医疗救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用坚守筑成了抗击高峰的第一道“防波堤”。

      特色治疗项目
 特色诊疗 更多
·诊治疾病及特色技术
·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气管镜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技术前沿 更多
·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歧杆...
·ECT应用于诊断肺栓塞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
·结合CT肺功能检测辅助诊断COPD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邮编:300170
电话:022-84112114 传真:022-84112095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0049号-1